当前位置

:

区域试点

吴兴区创新深化童装产业质量认证助力小微企业稳进提质


信息来源: 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5-05

童装产业是吴兴区的富民支柱产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3,是浙江省最具活力的块状经济特色产业之一。自入选全国首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以来,我区坚持质量认证是区域经济提振的重要支撑,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已精准帮扶辖区内220家重点童装企业。创新探索的“三分法”质量管理体系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写入地方典型经验,获得王文序副省长的批示肯定。

一、健全机制,全链助推产业质变

一是坚持政策高标激励。出台《吴兴区童装产业品质革命行动方案》,设立童装产业质量提升联席会议制度,市场监管部门牵头会同发改、科技部门,综合运用标准、知识产权、亩均效益、科技创新等举措推动产业提升。出台《关于培育织里头部童装企业做强做大的政策意见》等配套奖励,对参与提升行动的小微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支持。

二是实施主体差异评价。根据不同类型、质量层次,创新分层分类分级的“三分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固化形成区级地方性技术规范《童装产业分层分类分级质量提升工作规范》。全区已有3663家童装企业(A类28家、B类279家、C类3356家)纳入“三分法”质量提升管理,形成“一企一档一提升”工作体系。

三是创新横纵双线提质。纵向上,将质量管理体系贯穿上下游,上游延伸到面料辅料供应商、外包生产商等,制定面辅料团体标准,下游覆盖经销商、门店、电商等销售渠道,统一服务规范,遴选试点企业推进“单链”提升行动,打造示范样板。横向上,围绕认证、标准、品牌等质量基础要素抓提升,打造企业质量标杆,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二、迭代平台,数字赋能精准质控

一是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童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童装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入驻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服务机构19家,服务专家20名、涵盖服务事项26项,全面实现质量基础服务“一站到底”。

二是构建“全景式”数字平台。按照“一库一图一表”架构模式,建设童装产业提升“数字驾驶舱”,通过贯通“浙江质量在线”“浙江企业在线”“浙江知识产权在线”,集成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等7大领域的业务数据,结合“三分法评价体系”,动态提供可视可感的“二库三画像”(即童装企业数据库、服务机构数据库、产业画像、企业画像、质量画像)决策分析。

三是助推建设童装“产业大脑”。通过整合质量认证提升企业库数据,实现信息实时同步、数据实时融通、产能实时调配,助力实现千余家童装企业产能跨区域调配,推动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最大限度减少童装企业转型成本,加速推动童装全链条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受小微童装企业欢迎。

三、对症施策,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特派专属质量服务。精选“有提升意愿、有改进需求、有示范作用”的小微企业开展面对面的“质量特派员”问诊服务。针对梳理出的80个共性问题、100个个性问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截至目前,共提出近300余条包括指导企业重构企业生产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关键工艺等具体措施。

二是实施链主质量辐射。聚焦童装产业全产业链质量协同提升,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质量提升行动。制定《吴兴区童装产业全产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围绕培育打造童装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童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融通发展,拓展童装产业开放发展空间。计划到2023年底,培育产值5亿元以上“链主”企业2家以上、规上企业10家以上。

三是深化区域品牌打造。以创建国家级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为契机,加快“织里童装”区域品牌打造,探索建立“团体标准+集体商标+检测认证+品牌推广”一体化的童装产业区域品牌发展模式。成立童装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组织机构,制定区域品牌评价团体标准,遴选认证机构开展区域品牌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互认活动,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认证企业100家以上。

下一步,吴兴将全面贯彻落实总局本次会议精神,增强做好小微认证提升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工作,凝聚改革之力,放大先行之势,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中彰显吴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