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陈建安副会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值此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隆重举办之际,国家认监委和中国贸促会以“全方位开放与实践”为主题,共同举办“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的论坛,目的是全面提升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更好地推动全方位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在此,我代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贸促会多年来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表示诚挚的感谢!
8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致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
合格评定“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的工具,是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合格评定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约有80%的全球贸易直接涉及合格评定。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合格评定在促进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保障人身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各国政府建立起针对不同行业的技术法规,并以合格评定结果作为市场准入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行业组织针对特定对象,制定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要求及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一些大宗采购方以指定机构实施合格评定的方式筛选供应商。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的水平,必须全面提升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
我国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国际化和中国化相结合的方针,建立了与国际全面接轨的合格评定体系。在合格评定标准规则方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等国际组织的合格评定标准和评价准则制定,将39项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全部等同转换为国家标准,实现了合格评定活动与国际标准一致。
在合格评定制度实施方面,建立了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认证制度、集中统一的认可制度和统一规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评价制度。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和政府监管、社会治理全领域覆盖,认可涵盖认证机构、实验室、检验机构、审定核查机构4大门类,检验检测资质评价涉及20多个行业领域。全国现有认证机构1038家,颁发有效认证证书317.3万张、获证的组织91.9万家;检验检测机构51900多家,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8亿份;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226家、检验检测机构14500多家,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值超过4000亿元。
在合格评定结果互认方面,对外签署15份多边互认的协议和127份双边合作互认文件,与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互认范围覆盖占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的经济体。我国加入IEC全部四大合格评定互认体系,获得IEC国际认证占证书总量40%。在合格评定市场开放方面,取消外资在华设立机构的特别准入限制,共有72家外资认证机构、484家外资检验检测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支持国内机构拓展国际化业务,获得境外认可、授权或设立海外的分支机构。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贸易便利化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和考验,以标准和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快完善与全方位开放相适应的合格评定体系,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国际化发展,构建统一开放的合格评定体系。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行业间和区域间市场壁垒,统一合格评定规则和制度,统一市场准入的合格评定要求,推进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和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围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推动质量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与国际接轨,促进内外贸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高水平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降低企业制度成本,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要聚焦便利化目标,构建互认互惠的合格评定体系。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经贸协议等重大需求,力争实现重点区域、重点国别互认的新突破,推动合格评定结果得到更广泛的承认;在服务新兴产业发展上,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新领域合格评定国际规则和互认体系的建设,着力消除“数字鸿沟”“绿色壁垒”,为新兴产业发展赋能;在服务广大工商企业上,推动完善国际互认体系及国内运作机制,鼓励境内外合格评定机构开展互认合作,为企业提供国际化、本土化的服务,让更多的企业获得便利和实惠。
三要推进现代化治理,构建权威公信的合格评定体系。强化行政监管,积极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加大认证检测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证书、假报告、买证卖证等违法行为,维护合格评定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强化行业自律,健全从业机构及人员的自律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保证合格评定结果的真实可靠;强化社会监督,畅通信息公开和投诉举报渠道,为规范行业发展营造公开、透明的社会环境;强化国际共建,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合格评定能力建设,健全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和技术准则,推进合格评定互认的体系建设,为全球用户提供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服务。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