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通知 > 2011

关于2010年认可机构、人员注册机构、认证机构及认证培训机构年度报告审议情况的通报

信息来源:国家认监委       发布时间:2011-05-09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各认证机构、认证培训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认监委《关于上报2010年年度报告的通知》(认办可函[2011]12号)文件要求,各机构上报了2010年年度报告。国家认监委对各机构上报的年度报告进行了审议,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年度报告上报情况
按照上报要求,各机构应于2011年2月28日前报送2010年年度报告。认可机构、人员注册机构以及绝大多数认证和认证培训机构都很重视年报报送工作,能够按时、保质地提交年度报告,部分机构经电话催促后补交了报告。截至3月31日,所有机构年度报告均已提交。
二、2010年度机构工作情况
1.认可机构和人员注册机构运作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累计认可各类认证机构124家,认证机构业务范围类型8015个,认证机构颁发的带有认可标志的有效证书数近56万份;认可实验室及相关机构4423家,其中校准实验室561家,检测实验室3746家,能力验证提供者21家,医学实验室66家,生物安全实验室25家,标准物质生产者4家;累计认可检查机构229家。截止到12 月底,全年完成各类认证机构评审700项,各类实验室及相关机构评审3050项,各类检查机构评审801项,各类能力验证计划91项。完成中心自主开展的各类非例行专项评审36项。完成各类评定2636 项,颁发各类认可证书1806份。截止到12月底,累计暂停394个机构认可资格,撤销261个,注销264个。
2010年,认可中心在上海承办了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联合年会,来自60个国家或地区的160多个机构和组织的3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顺利完成了上海世博会医学实验室认可专项工作,11家世博会定点医院实验室通过认可,对确保世博会医疗检测服务的质量和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形成了《认可工作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为规划的最终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认可领域进一步拓宽,正式受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试点认可了5家机构;组织实施森林认证机构认可,发布了认可制度规范;申请并获得美国官方承认,正式受理“能源之星”实验室认可申请;确认审核和专项监督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共完成了对21家获证企业的确认审核工作,涉及6家认证机构。共对5家认证机构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开展了对10家实验室专项监督检查试点工作。
截止到2010年底,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初次和再注册各级别QMS/EMS/OHSMS/FSMS审核员 22971人次、有机产品检查员320人项、3C检查员694人项,各类注册人员年度确认19539人项,见证评价人员2046人。制作认证人员注册公告56期,发放审核员注册证书18000余张。完成咨询师注册1294人项,其他领域认证人员注册2757人项。
2010年,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在维护现有的注册系统的同时不断探索完善和提升注册系统的功能,努力提高注册服务的水平,满足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的需求。为完善注册项目,协会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注册准则和注册文件,包括有机产品检查员注册准则、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等。2010年协会开发并建立实施了森林、能源、良好农业规范、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自愿性产品认证和防爆电器设备修理服务工厂认证等六项人员注册制度。为确保认证人员全国统考工作客观、公正、有序,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建立了全国统考巡考制度。2010年完成全国统考4次,总计34800人次参加考试,完成统考以外的其他领域分项考试共40场次,涉及10个项目,共计1255人次。2010年协会制定并发布了《认证认可协会2010年度认证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确定和编制了教材和培训了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培训班约336期,培训审核员20000余人。为保证培训的效果,协会专门组织人力对相应的培训班进行抽查和监督,保证了整个持续教育活动有序进行。
2.认证机构和认证培训机构运作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国家认监委共批准的内资认证机构133家,外资认证机构37家,认证审核员培训机构34家。
(1)认证机构业务开展情况
根据各认证机构上报的信息统计,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外,各主要认证领域认证数量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增幅达2位数)。2010年认证机构颁发的各类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为514712张,各主要认证项目具体证书数量如下: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ISO 9001)认证证书249964张(比2009年减少2.7%);环境管理体系(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认证证书59418张(比2009年增加2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2001)认证证书31476张(比2009年增加25.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2000-2006/ISO 22000:2005)认证证书6222张(比2009年增加42%);有机产品(GB/T 19630)认证证书5439张(比2009年增加30.5%);其他工业产品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99049张(比2009年增加31.9%)。
其他业务领域认证证书数量情况参见国家认监委2011年第4号公告。
(2)认证培训机构业务开展情况
2010年各认证培训机构间培训业务数量情况仍呈现较大差异,整体培训数量较2009年有所下降。根据各认证培训机构上报的信息统计,2010年认证培训机构共开办各类注册审核员(检查员)培训班822期,参加培训15731人(比2009年数据减少16.3%)。
(3)从业认证审核员/检查员基本情况
根据各认证机构上报的信息统计,截至2010年底,在认证机构从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共27364人,其中专职审核员8682人(占总人数的31.7%);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共10743人,其中专职审核员5173人(占总人数的48.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共7560人,其中专职审核员5173人(占总人数的68.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共1356人,其中专职审核员754人(占总人数的55.6%);有机产品认证检查员1630人,其中专职检查员1160人(占总人数的71.1%);其他工业产品自愿性产品认证检查员2292人,其中专职检查员1356人(占总人数的59.2%)。
(4)从业认证培训教师基本情况
根据各认证培训机构上报的信息统计,截至2010年底,在培训机构从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师共351人,其中专职培训教师230人(占总人数的65.5%);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师共145人,其中专职培训教师75人(占总人数的51.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师共125人,其中专职培训教师86人(占总人数的68.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师共45人,其中专职培训教师35人(占总人数的77.8%);有机产品认证检查员培训教师17人,其中专职审核员6人(占总人数的35.3%)。
3.各机构工作中反映的一些特点
(1)注重认证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各机构注重识别、评价认证风险,加强认证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机构的一些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了本单位的《管理体系认证风险管理办法》,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对相关风险进行分级管理,确定了各级风险涉及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本单位各部门、审核人员、企业在认证过程涉及风险管理中的权利与责任;调整了技术委员会的职能,将认证风险控制体系的监督管理作为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之一;按过程划分岗位职能,设立风险监控专门岗位;为界定和明确认证全过程中认证实施人员的责任,建立和健全问责制度,编制了《认证实施人员责任界定规则》并发布实施;对所有受理企业的认证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对于有疑问的企业,由市场部专人专岗进行再次核查确认,并传递信息单,提请审核部安排审核员现场核查;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认证认可职业责任保险”,解决一旦由于本中心的认证活动引发的经济责任进行相应的赔偿。
(2)加强对突发认证风险事件应急管理
2010年是媒体和网络突发事件较多的一年,事件涉及的企业有通过认证的情况。认证机构加强了对突发认证风险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有的认证机构制定了自己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以主要管理者为首的应急领导小组、专家小组,明确职责权限,在组织上予以保障。必要时启动风险基金,在资金上予以保障。
针对媒体关于有机食品(特别是有机蔬菜)的负面报道增多,某些媒体报道失实、过度炒作、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缺乏准确理解等问题,给有机食品的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一些有机认证机构主动收集媒体关于有机产品认证的报道,尤其是负面报道,对相获证企业进行了飞行检查,并抽检了部分样品。
(3)不断加强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开展推优评先进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为确保人力资源满足认证认可相关要求,各机构均加强了对认证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很多机构为审核员/检查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了审核员/检查员的后顾之忧。各机构根据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协会的评选要求和程序,组织开展优秀审核员的公开评选活动,有的机构制定了本单位年度评优活动方案,在全体、审核人员中评选优秀审核员和技术贡献、管理促进、优质服务等单项奖,以激励审核人员爱岗敬业,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具增值的服务,提升认证有效性。
(4)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部分认证机构把在行业内做专、做精、做细、做出特点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一些认证机构通过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起草,从源头上把握行业信息,即时发现新产品、新动向;有认证机构进一步推进专业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己在某一领域(如食品)认证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增强市场份额。
三、机构提出的意见建议
在年度报告中,机构针对认证行业良性发展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如:多开展认证机构间的交流和研讨,特别是新领域方面,以提高认证各环节要求的一致性,提升行业规范性形象;加快认证标准的制订、修订和国际标准转换的速度,以满足认证机构及组织的需求;建议加强对自愿性产品认证的宣传、推广,出台自愿性产品认证相关鼓励政策、措施,进而调动企业实施产品认证的积极性;加强对认证机构分支机构及办事处开展的活动的监督检查;提高地方监管人员对认证标准及审核有效性理解的一致性,从而使监管工作更加深入和具有时效性。加大认证培训市场管理力度,建立培训机构评价机制和分级制度,规范培训市场行为,遏制培训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
认监委将研究分析相关意见建议,在政策制定、日常管理中加以吸收借鉴。
特此通报。


































二○一一年五月九日